SP课程骑行姿势

SP课程骑行姿势

骑行姿势

单车设置

  1. 座位高度与胯骨一样高
  2. 腿伸直后脚跟正好挨脚踏,有25度的弯曲是最好的骑行姿势。
  3. 将踏板置于三点和九点的位置,车座安置好,使前 膝与踏板轴或前踏板足趾护带顶部成直线。如果膝盖位于踏板轴后,那么车座需要前移。如果膝盖位于踏板轴前,车座需要后移
  4. 坐姿与车把一小臂的距离,或脚膝盖不能超过脚带或脚尖,在脚带中轴线
  5. 车把越低难度越大,腹部收紧,手臂微曲,肩膀下沉,挺胸
  6. 车把高度应略低于车座或与之位于同一水平线。初 学者或有腰部后背问题的人应使车把略高于车座。
  7. 竞速时,上臂和躯干应成90度角。如果感觉在车座上需要向前滑动才能达到90度角,将把手移近一点。

坐姿骑行

  1. 躯干挺直 紧握扶手
  2. 锻炼时身体上身躯干保持挺直,双手紧紧握住扶手,可以适当的收腰腹。
  3. 适用于短程运动(10-20分钟),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锻炼腰背的肌肉以及修饰腿部的线条。

趴式骑行

  1. 小臂靠于扶手 腰部放松
  2. 趴式顾名思义就是趴在动感单车上,跟骑越野自行车的姿势很像。简单的说就是小臂靠在扶手上,腰部可以放松。
  3. 这种锻炼方式适合长时间的骑行锻炼(30-60分钟),可以起到放松腰部,避免长时间的锻炼对腰部的损害。

交叉式骑行

坐趴结合 保护腰椎:

  • 坐式与趴式相结合,单纯的使用坐式锻炼会增加腰部的负担,我们可以适时用趴式来调整,可以有效的保护腰椎,让锻炼可以轻松些。
  • 注意:健身教练介绍,一些学员在练习时重心前移,双臂紧紧的支撑着上半身的重力,看着就很累。正确的重心位置应该是:腰腹部。大腿肌肉也应感觉到紧张。肩部放松,双臂夹紧,双手搭在车把上面。

骑行时的动作要领:

上半身应保持稳定

  • 踩动感单车时,上半身以核心肌肉为主轴,以大腿和臀部为重心,保持稳定,踩动时不应歪斜或扭动。科学证明这样是最有效让双腿力量输出的方法。

手部和背部自然弯曲

  • 踩动感单车时,背部应自然向前弯曲,不可挺立僵直。如果腰背持续维持不良姿势,长久下来可能会导致腰背疼痛。另外,平时多做腰背伸展,增加柔软度与稳定性,有助在动感单车上的表现。
  • 同时,手臂也应于骑乘时呈现自然弯曲的姿势。骑乘时手部或肩膀若僵直出力,可能会因手腕及手肘部位施力不当造成疼痛,且手臂姿势也将连带影响腰背前曲的角度。

用前脚掌进行踩踏

  • 踩动感单车的脚掌应置于正确的位置,以达到完整、有效率的输出,连带增加动感单车的速度和稳定度。
  • 正确的方法是将脚指后方最大面积的脚掌位置踩于踏板偏内侧,用前脚掌部位踩踏,而非用足弓的位置施力。
  • 如此一来,大腿周围的主要肌肉才可以正确地用上。若穿上专业单车鞋,鞋的卡位可以稳定的将脚掌固定在踏板上,避免滑动。

保持圆形运动

踏的动作会呈现圆形的循环,若踩动动感单车踏板能够画出越趋近圆形的角度,踩踏的效率便会越好。有良好的动作,在日后的训练、长途动感单车或比赛中,才能有效率的充分运用体力。

以时钟作为比例,用脚踏画出一个完美圆型的方法如下:

  1. 踏板于一点钟方向时踩动踏板,用臀大肌夹着体重”蹬”下去,向下施力踩至五点钟方向。
  2. 踏板位于五点钟至七点钟方向时,踏板至最低点位置,脚部可以放松顺势提起,用股二头肌回拉,不可用力下踩。
  3. 顺着另一只脚踩踏的力道,自然地将动感单车踏板自七点钟方向带回一点钟方向。

以上动作是一个最完美正圆形,如果呈现的是椭圆形,将使动感单车手的臀部于坐垫上移动,这并不利于稳定性及体力消耗。造成此情形可能是因为座椅位置太高或太矮,腿部需过度伸直或屈曲;也可能是往下踩的动作太深,当踏板到了五点位置之后仍然用力。

轻松骑行

第1层

  1. 臀部以上向前倾
  2. 坐回车座
  3. 双手分开,与肩同宽
  4. 上臂和躯干 成90度角
  5. 颈后拉长,收下巴
  6. 抬胸
  7. 肩膀向后
  8. 肘部放松
  9. 上身放松
  10. 臀部、膝盖、脚踝成直线
  11. 膝盖骨中间与第二趾成直线
  12. 眼睛位于车把前方

第2层

  1. 肩膀远离耳朵
  2. 放松上身,帮助恢复
  3. 分开双手,帮助呼吸
  4. 这是基本的骑行位置,也可用于恢复。可用于从轻到中度的爬坡阻力,或者从音轨训练开始,或者当我们开始在训练阶段开始设置训练强度时,在整个音轨训练期间促进运动恢复。

竞速

第1层

  1. 臀部以上向前倾
  2. 向前伸出手臂
  3. 将臀部向后滑动
  4. 上臂和躯干 成90度角
  5. 抬胸
  6. 双肩向后、向下
  7. 弯曲肘部
  8. 收腹、绷紧
  9. 颈后拉长,收下巴
  10. 眼睛位于车把前方
  11. 臀部、膝盖、脚踝成直线

第2层

  1. 前伸身体–保持肘部弯曲
  2. 坐回车座;感觉臀部和腿后肌
  3. 腹部有力,保持上身静止
  4. 膝盖对齐,膝盖骨中间与脚中间成直线
  5. 这是骑行位置,并非提示,会自动骑得更快,然而,一般我们要增加强度,略提高阻力和/或速度。
  6. 不要超越这个位置,因为会损伤下背、肩部或颈部。这种前倾位置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支持面,略改变了臀部角度,可变换使用臀部和大腿肌肉;因此,这是发力的最佳位置。用于1、 2、 4、5、6小节。

竞速(向前)

第1层

  1. 向前伸出手臂
  2. 向前滑动
  3. 上臂和躯干成90度角
  4. 抬胸
  5. 双肩向后、向下
  6. 弯曲肘部
  7. 收腹、绷紧
  8. 颈后拉长,收下巴
  9. 眼睛位于车把前方
  10. 脚趾略微向下
  11. 臀部、膝盖、脚踝成直线
  12. 膝盖骨中间与脚中间成直线

第2层

  1. 在车座上向前滑动,将膝盖置于发力位置
  2. 帮助更好地带动股四头肌
  3. 脚尖向下,用脚小转幅、快速蹬车
  4. 身体、臀部和上身保持不动;支撑腹部
  5. 在2、 4、6小节快速骑行时使用。也可用于5音轨,调节肌肉活力。通过在车座上向前滑动、略微下沉脚趾,可让腿部骑行速度更快。把膝盖放在踏板的发力位置上,这意味着我们主要依靠股四头肌发力,并且减少了踏板轴(踏板绕其转动)长度。

有氧竞速(向前)

第1层

  1. 手置于”D(U型把位)”中
  2. 在车座上向前滑动
  3. 肘部向内、向下
  4. 肩膀下垂
  5. 上身放低
  6. 眼睛位于车把前方
  7. 脚趾略微向下

第2层

  1. 放低上半身,如同紧跟前方骑手
  2. 调整至下风处,借助空气动力
  3. 最常见的两种用法是在2, 4和6音轨训练阶段,有时在5音轨中增加发力。 注意:如果自行车不允许将手置于”D(U型把位)”中,则停留在竞速位置

站姿冲击

第1层

  1. 双手置于车把端部
  2. 身体重心略前倾
  3. 收腹、绷紧
  4. 抬胸
  5. 眼睛位于车把前方

第2层

  1. 臀部稍向前移,感觉股四头肌发力
  2. 躯干发力,带动腿部发力
  3. 力量集中在前身,股四头肌发力 !
  4. 向前,股四头肌发力!
  5. 在第5音轨、爬坡顶端使用这一位置,变换肌肉训练,快速训练强度与力量。臀部前移可增加股四头肌力度。

坐姿恢复

第1层

  1. 坐在车座后部
  2. 肩膀向后
  3. 抬胸
  4. 臀部、膝盖、脚踝成直线

第2层

  1. 展开胸部,喘口气
  2. 双臂放松垂于两侧。
  3. 吸气,氧气可提供能量。
  4. 此位置用于开始、音轨骑行期间或结束时的恢复、姿势休息和伸展运动。

站姿恢复

第1层

  1. 高高站在自行车上
  2. 胸挺起,展开
  3. 拉长背部
  4. 伸腿,用力伸一点
  5. 脚跟向下

第2层

  1. 起身,恢复
  2. 感受腿部和背部的放松
  3. 花点时间恢复体力
  4. 这一位置用于放慢蹬踏板时恢复和姿势休息。

强力爬坡

第1层

  1. 臀部以上向前倾
  2. 向前伸出手臂
  3. 将臀部向后滑动
  4. 抬胸
  5. 双肩向后、向下
  6. 弯曲肘部
  7. 收腹、绷紧
  8. 来回推拉
  9. 颈后拉长,收下巴
  10. 眼睛位于车把前方
  11. 臀部、膝盖、脚踝成直线
  12. 膝盖中间与脚中间在成直线

第2层

  1. 分开双手-更好地支持你发力
  2. 用股四头肌发力向前推,用腿后肌拉
  3. 用脚大幅度蹬车
  4. 来回推拉
  5. 坐在车座上–加长踏板轴,更有助于发力
  6. 使用为爬坡发力位置,以慢速克服重阻力,训练腿力,或力量。位置即竞速位置(臀部向后)。更大的支撑面、臀后部的滑动及臀部位置可使身体处于发力的最佳位置。
  7. 注意:正确的蹬车技术很重要,可在阻力增加的情况下驱动踏板。同时”推拉”腿部,高效骑行,避免’直角’蹬车。

站姿爬坡

第1层

  1. 双手置于车把端部,在放松状态下握住车把
  2. 臀部稍高于座位前方
  3. 收腹、绷紧
  4. 抬胸
  5. 双肩向后、向下
  6. 肘部放松、向内
  7. 身体重心左右摇摆
  8. 眼睛位于车把前方

第2层

  1. 躯干有力,方可爬坡骑行有力
  2. 感觉臀部刚好触到车座前端
  3. 蹬下踏板,尽力发力
  4. 拉起车把,抵消向下的推力
  5. 将身体重心保持在腿部,而非车把
  6. 站立之前,确保设置了足够的阻力。站起时,你会更有力,因为用了全身重量来驱动踏板。应有足够的阻力来平衡体重。

速度训练提示

  1. 在车座上前倾
  2. 脚趾轻微下压-稳住脚踝
  3. 防止从车座弹出:来回推拉,收紧腹部并增加阻力。
  4. 放松上身。
  5. 下巴内收,眼睛向下看。
  6. 通过”如果腿开始变慢,没关系,只要尽力即可”等言语来帮助人们获得成功的感觉。